“我叫陳如亮,是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公安局黃蓮派出所所長,2018年6月19日,我到黃蓮鄉芭蕉溪村駐村扶貧,419天后的2019年8月13日,我結束了扶貧工作。我駐的芭蕉村112戶551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,從當初人均收入不到1800元,脫貧后人均收入超過5000元......”這是陳如亮駐村日記的最后一頁。
與農戶一起勞動
“脫產脫貧攻堅,既然已經參戰,我就要當好黨委政府的排頭兵和敢死隊,也要當好市縣公安局的前沿哨兵和偵查員,作為一名共產黨員,決戰在即,臨陣脫逃,就是一種背叛?!标惾缌榴v村第一天寫在駐村筆記本首頁上的參戰誓言。如今,翻看筆記本,回想脫貧攻堅戰的日子,往事歷歷在目,永遠儲存在他的生命里。
回想剛進入芭蕉溪村,老百姓的臉上和眼里都對駐村工作隊員心中疑慮。經過開村組會,化整為零,開家庭會,開三五戶的連片群眾會,讓群眾講出心里話、提意見,讓陳如亮們找到了脫貧攻堅的突破口。
召開群眾會
突破從找水源開始。
芭蕉溪村,乍一聽村字,好像不缺水,其實是一年四季干旱。缺水一直困擾芭蕉溪村群眾生活。
在找到離村里10多公里的水源后,扶貧工作隊負責人負責資金和水管籌備。
陳如亮到另外一個村協調水資源。
不到一個月,一條發源于原始森林腹地,橫跨兩個村,全長8.9公里的地埋水,流到芭蕉村。
工作隊在芭蕉溪村修了一個50立方的蓄水池和兩個20立方的分水池,從此芭蕉溪群眾家家戶戶用上清澈的山泉水,芭蕉溪村民臉上滿是笑容。
水是生命之源,陳如亮駐的芭蕉溪村,有了水源后,群眾開始進入新的生活。
為孤寡老人送糧油
接下來是芭蕉溪村5個孤寡老人與陳如亮的故事。
他們是蘭祥權、蘭祥福、何友開、何德昌、何德富老人。在黃蓮這幾年,陳如亮每月一個老人100元的生活幫助,兩月或者一月去一次老人家看望,給他們打掃衛生,已經成為陳如亮幾年來的生活習慣。
如今黨的政策好了,老人們不缺一日三餐,但是看見別人家鬧鬧熱熱,而自己家門前冷清,心里特別難受。
因此,逢年過節,5個老人是陳如亮必須要去看的。粽子、月餅、湯圓、餃子、米皮、米粉、油鹽醬醋等佐料,換季衣服的準備,這些年陳如亮學會了給老人添置選衣服。難怪蘭祥福逢人便說:“雖然我和哥哥蘭祥權都是五保戶,這幾年有派出所的民警,有陳所長的關心問候,我們心里面過得踏實,他們就像我的兒子?!?/p>
乍一聽,有點假,不可相信,真正了解的人一定會相信他說的是心里話。前年蘭祥福肺氣腫生病嚴重,是陳如亮他們把他送去醫院搶救,才活了過來。每次陳如亮去看他,他都會眼淚汪汪的拉住他的手,要是沒有他的及時送醫,他骨肉都打響了(當地土話,意思人去世了)?!霸诶先擞猩?,我會繼續堅持照顧他們,因為這份特殊的'父子情'已經走進我的生命?!标惾缌琳f道。
去年臘月二十六日,陳如亮像往年一樣給老人們買年貨送去他們家。在他準備離開時,突然,79歲的蘭祥權大聲喊:陳所長!你等哈!你拿錢叫我給你割的肉已經熏好臘肉了,你帶回去過年不要忘了……他聽到后趕緊離開,害怕老人家提臘肉出來追上來。
深入群眾家中
再來說說安心菜園的事。
易地扶貧搬遷,是扶貧的一項民心工程,尤其是對黃蓮這樣自然條件惡劣,不利于人居的地方,更是意義重大。
居住在芭蕉溪村高子彎的27戶124個人,全是苗族同胞。
2018年正月十六,27戶124人搬出大山,進城當居民。
初入縣城,山里人很多不習慣。習慣了靠山吃山,搬到城里離開大山,沒有了土地耕種,坐如針毯。
陳如亮老家就在馬元巖移民社區附近,家有土地。在和家人們商量后,把土地免費給高子彎的苗族群眾耕種。就這樣,陳如亮家的20多畝土地分成小塊,成了他們的菜園子。后來,其他村其他鎮的搬遷戶知道這個消息,也不斷找到陳如亮,他通過家人和生產隊的人支持,把土地讓出一部分,幫助他們。如今,馬元巖社區的不少移民搬遷戶都在生產隊有一塊種蔥、種蒜、種蔬菜的菜園子。老人們一天有了事做,不感到無聊寂寞。有一部分勤快人家,把吃不完的蔬菜擺到社區門口去賣,補貼家用。社區小菜攤,成為移民搬遷的一道靚麗風景。
陳如亮還聯系當地老板、企業鈦廠,為年輕一點的人聯系工作找事做,先后聯系解決89人務工。老人們早上起來上坡種地,年輕人附近務工,一家人各忙各的,不再抱怨無事做,他們已經逐漸習慣了現在的生活。
向孩子捐贈愛心物品
最后說說陳如亮的愛心超市。
黃蓮愛心超市,是免費愛心超市。坐落在黃蓮派出所的生活區,和戶籍窗口連通,愛心超市是他創辦的,匯集的是全國各地愛心團隊和愛心人士、愛心企業的力量。
陳如亮是愛心超市店長,派出所民警輔警是店員。愛心超市不上鎖,全天開門,全天候服務群眾。里面的東西進出兩本臺賬,進出有序,電腦登記。愛心超市有兩塊墻,一塊積德行善墻,上面鐫刻好心人、好心團隊、好心企業的名字名稱。一塊感恩墻,不記載恥辱,只記錄你曾經貧窮過,當你擺脫貧困、當學生長大成人,你一定要心懷感恩,反哺社會,獻出愛心。近年來,黃蓮愛心超市的新舊衣物、救災物資、民政救助、助學救助資金,源源不斷運進大山,送到需要人的手里。
家住芭蕉溪桐梓坪組的精準扶貧戶學生陳洪,十二年苦讀,今年被大學錄取,成了芭蕉溪的第一名大學生,這對陳洪乃至芭蕉溪村來說是大喜事,可陳洪卻沒有因為被大學錄取而快樂。原來陳洪父母常年多病,哥哥姐姐結婚各自成家。報名費、生活費成為陳洪上大學的攔路虎。聽到消息后,陳如亮和駐村工作隊趕到他家。陳如亮對陳洪說:“做好上學準備,報名費生活費,我們來幫助湊?!本瓦@樣,陳如亮通過朋友圈、公安內部群、桐梓幼教協會群、同學戰友群、家人群等等,三天之內為他籌學費31645元,分三次送到陳洪家,圓了孩子的大學夢。
駐村扶貧的日子,留下太多回憶,有過艱辛,有過疑惑,也有過冷靜思考,419天的駐村扶貧,最終交上完美答卷。而今,陳如亮又回到基層派出所的崗位上,為基層社會治理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貢獻自己力量。
文稿聲明:本站所收集的部分作品為來源于各大互聯網新聞門戶公開資料,本站所提供的信息,僅公益慈善快訊傳播正能量。
本站不保證信息的準確性、有效性、及時性和完整性。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,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益緣慈善網客服取得聯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
閱讀:104
政企校園
Sankei Shimbun
為了給農村留守兒童帶去一個希望,一種激勵,11月25...
為推進全民閱讀閱讀,豐富校園文化生活,11月20日,縣...
11月20日,江安縣職業教育發展懇談會在四川省江安...
11月18日上午,河南天工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走進五星...
11月17日,市慈善總會開展“冬溫善行?慈善溫暖包...
11月19日,利川市都亭第一小學學生們收到了一份來...
“這幾天,天氣越來越冷,沒想到愛心人士及時給我們...
11月18日上午,江蘇沁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錦江公...
興隆中學是德州臨邑縣域內一所普通的全日制鄉鎮...
11月12日,河北省中小企業“百場萬家”公益活動邢...
產業各地
Teach Aaticles
友情鏈接
LINKS